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茜爾娃在進行相關研究后也指出,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游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yōu)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對此結(jié)論,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幸福泉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也表示贊同。他說,如果玩具太多,就會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丟一個,玩一樣、扔一樣,結(jié)果什么也沒玩成,一直處于簡單的擺弄階段。
其實,玩具的作用主要是輔助、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發(fā)育,它不在數(shù)量,而在于是否適合。所謂適合,一是要適合這個年齡段,二是要能起到促進孩子在此階段正常發(fā)育的作用。比如,1歲左右的孩子正在學走,這時,就需要一件拖拉鴨玩具,它能發(fā)出響聲,刺激孩子興奮起來,有利于鍛煉其行走能力。
一般來說,在某階段,適合的玩具有兩三樣就夠了。玩具多的,就分門別類收起其他的,等到孩子確實將手頭的玩具玩膩了,完全沒有新鮮感了,再拿出幾樣新的。
同樣是兒童教育工作者的伊斯梅爾對此深有體會。去年過節(jié),他10個月大的兒子卡梅倫收到了大量玩具禮物,結(jié)果卻變得“不會玩兒了”?!八煌5啬闷鹨粋€玩具,擺弄兩分鐘就放下,再拿起另一個,沒過多久又失去了興趣,最后往往是拿起一只拖鞋之類的東西來玩,而以前他每個玩具能玩上十幾分鐘?!?/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