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9月要升小學了,不知道他到時候能不能適應小學生活。我們當父母的,要怎么幫孩子提前做準備?”近日,福州家長林女士向本報反映說,希望本報能關注一下幼小銜接的話題。對此,本報特邀榕城有關幼小銜接教育專家,針對承上啟下的幼小銜接階段,給家長們指點迷津——
現(xiàn)象 剛升小學的小朋友“麻煩”多多
“剛升入小學時,孩子早上起不來,我只好每天負責叫醒他?!比ツ?月孩子剛上小學的佳佳爸爸,在一個家長會QQ群里說,由于小學要求到校的時間比幼兒園更早,孩子一下子適應不了,天天早上得要父母“當鬧鐘”?!凹彝プ鳂I(yè)不會抄,抄了也不做,上課上一會兒就開始自己玩?!奔议L翁女士更是煩惱孩子剛升小學時的窘境。原來,翁女士的孩子去年剛?cè)胄W時,幾乎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幾乎成了班上最不適應小學生活的一名學生。那段時間,孩子的班主任天天打電話給家長,弄得家長也焦急萬分。最后,孩子到了第二學期才漸漸適應了小學生活。
還有的孩子因為感覺“小學沒有幼兒園好玩”,沒上幾天就哭著不肯去。家長張女士的孩子就是這樣,她說,孩子認為小學沒有玩具,沒有游戲,哭著說要回到幼兒園去。
影響 無法適應小學節(jié)奏,成績跟不上
小學與幼兒園主要有四大區(qū)別:第一,孩子入小學后有了學習負擔,比如幼兒園沒有家庭作業(yè),但小學就有。第二,校園環(huán)境不同,孩子要重新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伙伴。第三,幼兒園課堂以游戲為主,比較寬松,而小學則相對來說有了一定的約束。第四,幼兒園的老師和小學老師也有所區(qū)別,幼兒園老師比較慈愛,而小學老師則相對來說有了“嚴”的一面。
正是由于這些差異性,使很多孩子在升入小學時,出現(xiàn)諸多學習和生活上的“狀況”?!安荒軐WA聽”成為一年級新生最常見的現(xiàn)象。福州教育學院二附小黃繡江老師說,如果這種習慣不加以引導和糾正,孩子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開小差”,學習就會跟不上。
其次,適應不了小學的時間節(jié)奏,也是一年級新生的常見問題。二附小林麗芳老師告訴記者,因為小學作息時間比幼兒園加快,要求孩子要有安排時間的能力,可是有的孩子這點就比較弱,出現(xiàn)做作業(yè)拖拉、上學遲到等現(xiàn)象。
樣本
榕幼兒園重視“幼升小”銜接
福建師大實驗幼兒園陳秉珍園長告訴記者,到了4月份之后,幼兒園會為大班學生做一些“大變樣”,而這些變化都是為了孩子適應小學生活準備的。
“我們原來是6人一桌的長方形座位,到了4月下旬,我們就會把教室擺成小學課堂的樣子。”陳園長告訴記者。此外,為了讓孩子能適應小學到校時間比幼兒園要早的特點,幼兒園就會在這時候要求大班孩子提前到幼兒園。同時,幼兒園也會讓大班的孩子在書包里增加筆盒、書本,并讓孩子們學會自己整理書包。
帶著大班孩子去參觀小學校園,是幼兒園常見的“幼升小”銜接舉措。陳園長說,很多幼兒園會與周邊小學聯(lián)系,領著大班孩子前往小學參觀校園、課堂,提前感受小學生活。
支招
孩子上學前父母做好三件事
福州教育學院二附小教研室主任肖銘老師,這幾年經(jīng)常給學校鄰近的幼兒園開幼小銜接講座。對于提高孩子的小學適應能力,他比較專業(yè)。
他說的第一件事,是有意識地讓孩子感覺“成為一名小學生,是很光榮的事情”,如平時可以經(jīng)常和孩子說,“哇,你長大了,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真好!”讓孩子覺得當小學生是很自豪的事情,并且讓孩子在家里背背書包,模仿一下小學生的樣子。
肖老師說的第二件事,是父母要從現(xiàn)在起有意識地把孩子的作息時間調(diào)整到與小學接軌。比如,幼兒園一般是要求8點半到校,現(xiàn)在可以讓孩子早一點出門。第三件事,肖老師說,要適當訓練一下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比如,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整理玩具,學會歸類、上架等簡單的能力。
林麗芳老師也提供了幾條建議,家中有孩子9月份上小學的父母,這時候可以參照做一下。比如,訓練一下孩子傾聽的能力,要教孩子,“大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大人”;培養(yǎng)孩子抽象思維的理解力,和孩子說完一句話后,讓孩子復述一下,“媽媽和你講的是什么意思,你來說說看”。
“到了小學,識字量要求比較大。家長可在這方面做一些準備?!秉S繡江老師說,比如,在帶著孩子逛街、逛超市時,看到商品的名稱,就可以讀給孩子聽,讓孩子學會認字,但不要強求孩子一定會寫,寫的任務還是交給小學來完成。另外,黃老師說,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在家里坐著看書,從10分鐘,再到15分鐘,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對于小學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相關鏈接
幼小銜接國外如何做
★美國:對5歲兒童進行預備教育
美國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注重兒童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的研究。美國幼兒園基本上附設在小學里,接納4~6歲兒童,作為“小學階梯”。對上小學一年級之前的5歲兒童限定進行為期一年的預備教育,主要是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為其入小學做好準備。
★英國:幼兒教育與小學低年級合并教育
英國初等教育分為2~5歲兒童的保育學校、5~7歲兒童的幼兒學校和7~11歲兒童的初級學校,兒童從5歲開始實行義務教育,全部入幼兒學校,經(jīng)過兩年預備教育后再入初級學校。從幼兒學校的課程來看,盡管幼兒學校屬于小學階段,但課程的內(nèi)容、要求以及活動的組織形式仍然從學前教育階段開始,逐步向小學過渡。
★日本:幼小銜接列為終身教育體系
日本明確指出幼小銜接不是要幼兒園培養(yǎng)與小學特定學科內(nèi)容直接連續(xù)的東西,而是培養(yǎng)兒童上小學后成為其生活、學習基礎的東西。在小學教育方面,重要的是如何將幼兒園教育的成果進一步延伸、發(fā)展和深化。在小學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學一至二年級的課程中增設一門新課——生活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