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婷综合色_亚洲 欧美 另类 在线_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address id="jrmla"><var id="jrmla"><strike id="jrmla"></strike></var></address>


    1. <pre id="jrmla"></pre>
      <pre id="jrmla"><tt id="jrmla"><rt id="jrmla"></rt></tt></pre>
    2. 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 創(chuàng)業(yè)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我爸爸:7歲開始做生意

      【專欄作家簡介:余人,橫跨企業(yè)界、文學界、藝術界和教育界多個領域的跨界奇才,被《南方人物周刊》、《男人裝》、《看天下》多家媒體稱為“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裁”,創(chuàng)辦藍海營銷機構,擁有多項設計專利,時任多家上市集團運營總裁和首席顧問等職務,2011年發(fā)表《我老爸》系列教育專欄?!?/P>

      大二暑假,再過一個月就開學了,要去學校了,我要老爸多給我200塊錢買衣服,因為現在的衣服都是夏裝,到學校后已經9月下旬,馬上就要開始買秋裝了。

      老爸說,“你不是想做生意嗎?可以趁暑假去武漢進貨,開學后帶到學校里去賣呀?!?/P>

      距離我們學校所在的城市不遠,就是武漢,武漢有一個全國有名的水貨服裝批發(fā)市場。

      我心想不錯啊,還可以趁此機會去武漢玩一趟呢!于是老爸就給了我2000元錢,我約上一個同伴第二天就去了武漢。

      當時的我是第一次帶這么一大筆錢出門,很興奮。我和那個同伴來到武漢,找到漢正街,面對整街整街的服裝批發(fā)商鋪,我們根據自己的眼光,選購了一批鞋子、褲子、T恤、運動服……9月開學了,我和那個同學帶著好幾大包衣服來到宿舍,開始做生意。生意是意料之外的好得不得了啊,先是左鄰右舍來串門,后來連隔壁宿舍樓的同學都來看衣服,不到一周的時間已經斷貨了。我很興奮地給老爸打電話,告知進的貨已經全部售完的好消息,老爸問:“那你賺了多少錢?”

      我冷靜了一下:“應該有很多吧,我還沒計算呢?!?/P>

      當我開始統(tǒng)計的時候,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現了,算來算去,我手上的余款只有2100元,也就是說,我們按照至少乘以2定價,在兩周內全部賣完貨的業(yè)績之下,居然只賺了100元?!

      老爸與我一起分析總結,經過我們共同的詳細回憶、檢視與分析,終于發(fā)現了三個原因:1.進貨總額才1600元不到,每個單品都不敢提高采購數量,導致無法獲得更低的單品采購成本;2.銷售過程中沒有精確的財務管理,導致開支過大;3.定價不科學,采購凈成本乘2,如果加上銷售成本與附加成本,我們的定價與真實成本之間僅僅只有15%的利潤率。

      其實,在此之前,我已經在老爸的慫恿下有過多次做生意的經驗。最早是在我7歲的時候,因為老爸每兩天就要抽一包煙(一般是2塊5的大前門),買煙的任務自然就落在我頭上了,老爸和我約定,每次給我2塊5毛錢,我去買煙,但老爸告訴我,如果我能買到更便宜的大前門,多出來的錢就是我的。我很開心,跑了很多個小賣鋪問價錢,可是他們好像串通似的都是2塊5。終于在老爸的開導下,我選擇了回到我家樓下最熟悉的商店,主動和商店老板講價,商店老板很驚訝又好笑地同意給我這個小顧客按照每包2塊4毛的優(yōu)惠價格,而且還答應如果我整條煙買再優(yōu)惠1塊(平均一包2塊3毛)。我立馬找舅舅借了23塊錢一次性買了一條煙,然后按照一包2.5元的價格分次賣給老爸……我不是慫恿家長們都去把孩子培養(yǎng)成生意人,但是現在想起來,這個過程的確讓我受益匪淺,讓7歲的我懂得了主動和別人談價格、計算差價,也讓我懂得了賺每一毛錢都很不容易。

      責任編輯:海霞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峽網(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yè)新媒體發(fā)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福建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