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是需要下功夫的,那么怎樣改變自己呢?
有一個2歲孩子的母親,發(fā)現(xiàn)孩子突然變得很叛逆,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母親感到很焦慮、無助,沒有什么好辦法來改變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因為他正處于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是不需要改變的,不叛逆反而不正常。有些母親是不了解孩子特定年齡的心理特點,了解以后就不焦慮了。但這位母親了解了以后還是會焦慮緊張,這就是她自己的問題了。
通過咨詢,她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會對孩子的叛逆、不聽話如此焦慮:她的母親就很嚴厲,從小對自己管教很嚴,如果不聽話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她內(nèi)心對不聽話、叛逆充滿了恐懼,這也表現(xiàn)在她對孩子的表現(xiàn)上。如果這位母親不做出內(nèi)在改變,她的孩子將來也會跟她一樣。還有一個例子是3歲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不禮貌、見人不打招呼、別人問候他也愛理不理的行為十分惱火,感覺很丟臉,天天說也沒用。經(jīng)過咨詢,發(fā)現(xiàn)母親雖然在外面很禮貌,但在家里,夫妻之間卻不是很禮貌,回家或出門也不彼此問候,孩子的父親經(jīng)常對該母親的問話不予理睬。孩子很聰明,學到了這些應對方式。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同一問題: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自己做不到,孩子也很難做到。但父母要想做出改變,光靠看書是很難的。
父母之道的培訓班大致有兩類:一類就是老師教給你一些兒童心理、性格培養(yǎng)方面的知識,然后就"拜拜"了,任你自生自滅;還有一類是在教授你相關知識的同時,還幫助你做出改變,比如通過定期的成長小組活動、會員的活動等,檢驗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相關知識的狀況,有哪些障礙得不到解決,問題出在哪里,理解的誤區(qū)在哪兒?
如果是前一類培訓班,我覺得效果跟自學效果差不多;但如果是后者,則效果大大滴不同!為什么呢?因為父母要成為一個好的教育家,意味著以身作則,意味著自己要做出改變,甚至很大的改變,這絕不是看幾本書、聽幾次課就能改變的。你需要有個組織、環(huán)境,經(jīng)常交流應用相關知識的經(jīng)驗、體會,有專業(yè)的老師在理論上做出指導,提高你的覺察力。這實際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把你原來的性格缺陷修正的過程。比如接納、傾聽是建立親子關系的基本功,你看完書、聽完課也覺得很有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你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做不到!怎么辦?很可能又回到老路上,自生自滅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