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專家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暴力的父親會造就一個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女兒,她會急切地尋求保護。因此,這類女孩往往會早戀或早婚,尋求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個保護傘。由于內心的不安全感,在現(xiàn)實中她會找一位看上去比較強悍的男性……
美國心理學家諾曼-萊特在分析著名童話人物睡美人與灰姑娘的故事時,也給出了類似的解釋:
現(xiàn)在的很多女性,特別是那些在家里沒能充分享受父愛的女性,總是會對第一個向她求婚的“王子”充滿情意綿綿的幻想,期望能從他身上尋找到在父親那里未能得到的安全感和依賴感。
實證研究也證實了這種聯(lián)系:
一項全美調查發(fā)現(xiàn):單親家庭少女懷孕的比例是雙親家庭少女的3倍。在另外一項研究中,學者赫瑟林頓比較了兩組女孩,一組是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另外一組是只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結果發(fā)現(xiàn):來自離婚家庭的女孩更早、更頻繁地與男孩約會。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聯(lián)系,原因有兩點。其一,是父親的榜樣作用。大多數(shù)情況下,父親是女孩的第一個“男朋友”。女孩對男性的認識往往是從父親開始的。早期的父女關系往往是女孩以后處理異性關系的樣板,心理學家羅斯-派克認為:父親對女兒的影響并不在童年時期就宣告結束,甚至到了青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女兒與男性的關系也較多地受到她與父親早期關系的影響。
父親為女孩提供了一種男性的榜樣和行為模式,女孩往往從父親身上的男性品質中尋找未來生活的參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會把父親看作未來丈夫的模型。研究婚姻與愛情的專家認為,女孩在尋找戀愛對象時,她們會有意識無意識地尋找那些與父親相像的異性。
其二,是父教的存在提高了女孩認識了解男性的水平,提升了女孩與男性打交道的能力。心理學的角色互動理論指出:父親在幫助女孩學習與男性打交道方面較為重要,學者赫瑟林頓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與男性打交道方面,那些只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對男性時表現(xiàn)出更高的焦慮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