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三:扔東西
解析:可進行適當?shù)恼J知教育,不建議嚴厲制止!
當寶寶9月齡左右時,會對“扔東西”的游戲十分熱衷。凡是能抓到的物品,都會被寶寶有意識地丟出去,還樂得“咯咯”笑。媽媽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不管是積木、皮球還是鞋子,每樣東西掉在地上都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寶寶也在觀察和探索呢!所以父母不要擔心這是不是寶寶攻擊行為的開始,也不用著急阻止寶寶扔東西的行為。
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鍛煉,對各種不同的物體也有了全新的認知。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玩“扔扔撿撿”的游戲,同時順勢引導培養(yǎng)寶寶東西扔出去還要收回來的好習慣,讓他知道自己扔的東西要自己撿回來。
當然,父母還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認知教育,比如告訴寶寶什么東西可以扔,什么東西不可以扔,同時也要選擇耐摔的物品給寶寶玩哦!
行為四:玩弄生殖器
解析:需制止,但不要大聲斥責,采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轉(zhuǎn)移寶寶興趣。
當男寶寶10月齡后,常常會喜歡用手抓自己的“小雞雞”,有時還拉得很用力,很讓人煩惱!其實,男寶寶玩生殖器是一種常見的探索行為,對他來說,“小雞雞”和肚臍、手指、腳趾一樣都是身體的一個部位而已,但觸摸生殖器會有快樂的感覺,也就會不自覺地經(jīng)常玩弄了。其實女寶寶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行為,比如磨蹭或者是撫摸。而父母往往過分緊張,認為這是一種很羞人的壞習慣或者是性行為。
其實,父母首先應該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給予有趣的玩具或者安排豐富的活動,讓寶寶的雙手忙起來,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小雞雞”;其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會對性產(chǎn)生好奇心,父母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語句,解答寶寶的性提問。
要注意的是,父母應當經(jīng)常檢查寶寶的生殖器是否衛(wèi)生,有沒有異樣,以便消除寶寶生理上的不良刺激,也能更好地保護寶寶的生殖器。
行為五:不好好吃飯,玩食物
解析:不要嚴厲斥責,恰當引導,讓他自己動手吃飯。
很多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吃飯都很乖,但到了1歲后卻常把碗里的飯菜抓起來捏捏揉揉,搞得一塌糊涂,常讓媽媽感到頭痛。
其實,寶寶到了1歲左右時,會對自己動手吃飯產(chǎn)生興趣,進餐時,會忍不住去抓盤里的食物,這是寶寶探索認知的一種方式,也是愉悅的體驗。被允許用手熟悉這些食物,對養(yǎng)成寶寶不挑食的好習慣是大有裨益的。當寶寶成功地捏起一小團米飯放進嘴里時,他會充滿成就感哦!這和被喂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父母應該同意寶寶用手抓食物吃。
如果怕寶寶弄臟衣服,可以給寶寶戴上圍兜,即便他吃得“一塌糊涂”,父母也不要指責,以加強寶寶對吃的興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