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參選國民黨主席只差“正式宣布”一個動作?
由艾普羅行銷市場研究股份公司9月15日最新民調顯示,若郝龍斌參選,鄭麗文以最高支持度22.2%領先第二名的郝龍斌(支持度20.5%);若由趙少康換成郝龍斌,那么,鄭麗文只能排第二,以19.4%支持度大幅落后于趙少康29.9%。
“戰(zhàn)斗藍”派誰參加藍營黨魁之戰(zhàn)?趙少康日前相繼表態(tài)兩點:一,他與郝龍斌之間會協(xié)調出一人參選;二,郝龍斌14日、15日正在做有關他倆的民調,誰支持度高,誰出戰(zhàn)的可能性大,并且說“這是最科學的方法”。盡管郝龍斌尚未公布民調,但他與趙PK,誰的民調支持更高?這幾乎不需要回答,大概率是趙少康贏。
但凡對臺北政壇有所關注的人,應該相信趙少康明顯比郝龍斌更具政治實力、更有號召力、口才更好,而且募款能力也強。更關鍵的是,郝龍斌因為與柯文哲結下梁子,被質疑能否促成“藍白合”;趙少康這方面的整合力明顯更強,2024年“大選”,他曾力勸“藍白合”,也等柯文哲“等到最后一刻”。
趙少康是典型的明星式政治人物,特別能吸引鎂光燈、能搶版面的那種。即便已經老了,仍自帶流量。何況,他在臺灣政壇曾被譽為“政治金童”。單看履歷,他是新黨第一任召集人;參選臺北市長雖然敗給陳水扁,但之后在媒體圈混得風生水起;2024年成為國民黨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參選人;如今仍是國民黨內最具戰(zhàn)斗力的次團體“戰(zhàn)斗藍”召集人。
相比之下,郝龍斌盡管擔任過兩屆臺北市長,但只是中規(guī)中矩的傳統(tǒng)政治人物,說好聽點叫“穩(wěn)健”,從另一角度來說,其實是沒有特別亮眼的所在,不是那種特別有魅力、有號召力的人選。
為什么說郝龍斌不夠強,不只是上述艾普羅民調佐證,從他此前兩度參選國民黨主席的得票就可看出來。2017年,郝龍斌參選國民黨主席,得票率只有16%,當時吳敦義以52%以上的得票率當選。2020年黨主席補選時,郝龍斌得票僅3.8萬多票,竟然敗給了中生代的江啟臣。
趙少康自己心里也清楚,與郝龍斌比民調,基本沒啥懸念。只是,他此前又說自己就算參選,也是排在第四位的選項,亦即只有盧秀燕、朱立倫、郝龍斌不選的情況下,他才會上陣。因此,為了尊重郝龍斌,趙少康15日“轉彎”說,民調只是參考,郝龍斌還會征求地方政治領袖意見。換句話說,趙少康還在“等”郝龍斌最后決定。
問題是,已經有民調顯示郝龍斌出戰(zhàn),很可能敗給鄭麗文。趙少康接受這樣的局面嗎?如果接受,承認鄭麗文夠強,那為何當初又說要他與郝龍斌“二選一”代表“戰(zhàn)斗藍”參選?擺明就是在盧、朱不選的情況下,這一局“戰(zhàn)斗藍”勢在必得。如果不接受鄭麗文贏,那趙少康自己是不是勢必下水參戰(zhàn)?
若趙少康參選,將毫無懸念在9人競逐中獲得最后勝利,成為國民黨新一任黨主席。趙少康15日拋出“下一任國民黨主席要讓臺灣再次偉大”的主張,這是不是他吹響的宣布參選的最后號角?
有人說鄭麗文蠻強,認為國民黨應該讓更年輕的中生代挑起黨主席的擔子。世代傳承當然沒錯,但畢竟下一任黨主席面臨特殊任務,要阻擋民進黨連續(xù)四屆選舉成功,要推動“藍白合”,因此,下一任黨主席需要四大特質:政治分量夠重;要具備足夠強的募款能力;沒有政治私心;并且有意愿有能力促成2026年與2028年選舉“藍白合”。參照這四個標準,誰會最合適呢?(記者 吳生林)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藍營民調:趙少康若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將領先眾人2025-09-16
- 與郝龍斌比民調 趙少康選黨主席概率大增2025-09-15
- 中國國民黨黨魁之戰(zhàn) 趙少康PK郝龍斌?2025-09-0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王滬寧會見參加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臺灣2025-09-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