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任何考試,也能注冊上大學,亦喜亦憂。一方面,成全了想上學卻不達標的學生能有一個完整的教育歷程,不設(shè)門檻的如他們所愿;另一方面,零門檻的出現(xiàn)導致學生沒有壓力,失去動力,反正考不考的上大學都能踏進那扇門,輕輕松松地高考何樂而不為呢。這強調(diào)了學生自身的自主性,有利有弊。教育本身應該多元化,真正優(yōu)秀的高校,本身對生源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這樣既滿足了普通學生的需求,也滿足了高端人才的需求?!獎Ⅸi飛
現(xiàn)在大學生滿地走,真正有真才實學的沒有幾個。我感覺現(xiàn)在關(guān)于教育公平的概念還是有點落后,對公平的理解還停留在人人有學上是不符實際的,中國人這么多,高等教育不可能普及到人人都能享受,要做到教育公平,應該是保證刻苦勤奮并且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的學生有資格享受高等教育,不通過考試只需要注冊就可以入學,這很容易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一些學習能力差的人占用著教育資源,意味著那些學習能力強的人少了讀書的機會。教育不是做慈善,不是人人有份?!咝梨?/P>
招生難的根源在于就業(yè)率不高,學生報考學??粗氐囊簿褪敲麣夂途蜆I(yè)率。普通高職院校和國內(nèi)重點大學比起來名氣肯定是差距很大,那么要解決招生難就得注重就業(yè)率了?,F(xiàn)在社會上并不缺綜合型人才,缺失的是精通技藝的人才,高職院??梢愿鶕?jù)這一點實行“寬進嚴出”的模式,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社會輸出大量的使用人才,這樣才能解決招生難問題。如果二者都不具備,不管使用怎樣的營銷手段,都只是曇花一現(xiàn)?!贴i麗
每個學校都想要好學生,要么有才,要么有財??荚囍贫仁且环N遴選,附帶作用是“因材施教”。注冊入學看起來很美,可誰又能保證好的職校不因為擠破頭擴招導致辦學質(zhì)量下降,各方面條件相對欠佳的職校不會延續(xù)“招生難”呢?嘗試之初,還是慎重行事,控制數(shù)量,嚴格把關(guān),提高質(zhì)量,把“逐步提升職業(yè)教育整體辦學質(zhì)量”而不是單純解決“招生難”作為目的,整個政策才能實現(xiàn)其真正價值?!年?/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